top of page

【動作與人生】覺察與自我接納


在帶領動中覺察的課程時,不難發現帶著意識專注在覺察的動作,與機械性無意識地重複進行的動作,無論在動作的品質與速度上,看起來都有很大的差異。也發覺有些習慣快速重複進行動作的學員,在聽到「實驗一下放慢做,會有甚麼不同的感覺」的引導語時,需要被重複地提醒,才能真正把速度放慢;但也有些學員還是持續用同樣的速度做,似乎無法區辨出自己正在進行的動作快慢的差異。


此外,在舒適範圍內帶著好奇心和實驗的心態做出的動作,與為了「做到」而勉力而為的動作,在動作的品質與姿態上,看起來也會有很大的差異。通常學員在費力勉強地做完動作之後,也會發覺身體會很清楚地以疼痛或不適來提醒自己:剛才做得太努力了。


動中覺察課程,引導大家在舒適的範圍內,帶著好奇心和實驗的心態,有意識地覺察自己在動作中相關的感受,照亮那些被藏在大腦深處所有成長過程中的學習經歷,重新被喚醒與整合,新的神經迴路有機會得以形成。


最早聽到我的老師在課程中告訴大家「不要做得完美,去讓自己做錯」,我聽得一頭霧水,心想「這動作不就是這樣做嗎?要怎麼讓自己做錯?為什麼要讓自已做錯?」。說實在的,「讓自己做錯」,光是這個想法就讓我產生許多複雜的心情。因為在過去不管是我的成長背景或是職涯中,「不能犯錯」是從小被耳提面命,長大後更內化為自我要求的標準,相信許多人應該心有戚戚焉。後來我才逐漸理解老師這樣說的原因,就是因為不管是想做得完美,或是機械式的重複做動作,都是一種舊有的慣性模式;也就是說我們只是在重複自己原本無意識的模式而已,大腦中新的學習並沒有發生。


這兩週在最新一期的走路課程中,分別有幾位同學都因為覺察而產生身體一些令人驚喜的改變。有一位同學在臥姿的某個動作中,覺察到自己腹部和背部的慣性緊繃,課程結束後坐起,發現長期以來席地盤坐時上半身無法穩定,必須用雙手往後撐在地上才能幫助穩定的狀況,竟然改變了,她驚喜地和大家分享,現在居然不用手撐,盤坐時上半身可以輕鬆的直立著。另一位同學在站姿單腿抬起的動作中,覺察到骨盆和脊椎的連動,再次躺回墊上時發現自己竟然整個身體都攤平在地上,這是她從未有過的感覺,她打趣地說身體的緊繃完全放掉後,「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躺著時,是整個鬆掉攤平的,好像一塊豬肉一樣」。還有一位平時上課時習慣快速重複的做動作的同學,她在同樣的站姿單腿抬起的動作時,身體會失去平衡而左右搖晃。經過我幾次用不同的陳述方式引導放慢動作的速度來覺察之後,她開始能夠把抬腿的速度放慢,接著身體就不再有左右搖晃失衡的現象。


在這些年來的教學過程中,我觀察到做好做滿的「自我要求」經常會呈現在人們的動作中,而沒有被意識到。因此許多來到費登奎斯課程的學員,會首次開始藉由區辨自己在做甚麼(例如速度的快慢、做出的動作和引導語有無差異),開始覺察到自己做好做滿的自我要求,進而透過覺察,得以安頓在動作中的身體感覺中,安頓在身體的這個當下。


這種覺察與安頓,會漸漸帶來一種自我接納。接納自己可以做的沒有那麼好,沒有那麼多,沒有那麼快;在發現自己原來這個部位很僵硬後,可以不陷入自我批判,重新讓自己安頓在下一個動作的覺察中。在這樣的覺察與安頓中,我相信漸漸地我們也可以透過自我接納,而活出真實的自己。

9 view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