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費登奎斯課程會經常提到慣性模式呢?慣性模式對我們到底有甚麼影響?慣性模式是不好的嗎?
上一期探索眼睛與肩頸的動中覺察課程過後,有一位同學和我分享這樣的心得:
「從這次的課程中,我留意到頭頸和眼球如此強烈的連動關係。只是小小的眼睛,但它在移動的時候,卻能夠撼動比它大了數十倍的頭顱,甚至是整個身體,該說是眼睛本身的力量,或者是慣性的力量呢?
眼睛本身的移動,當真正的開始覺察後,才發覺有那麼多細緻的變化,像是眼球的運動,和視覺焦點之間的協調,眼球和脖子慣性的協調,原本以為是能夠輕易控制的事情,才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,彼此的牽動,而變得無法自由。
或許這件事情也在生活中發生著而無法自知,像是我們會以為自己能夠輕易控制的部分,也許其實是被很大的慣性在左右著,而我們只是沒有覺知到而已。透過小小的眼球的覺察,會發現整個慣性綑綁的力量,也才慢慢會開始去意識到,也許慣性的力量都比我們想像來的巨大。但如果能夠細細的覺察,就有機會重新找回自由的力量」。
慣性模式也可說是所謂的「習慣」。這些習慣的養成,科學人雜誌的敘述是「大腦中有許多神經元彼此之間有激發或抑制的特定關係,不斷重複某行為可以讓神經區域間的連結發展成穩定的神經迴路」。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特定使用自己身體的慣性模式,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我們都有一隻慣用手,是我們最常用的手;但也有些人寫字固定用一隻手,但切菜卻固定用另一隻手;雙手的十指交扣也有特定的模式,通常會有一手的大拇指在上會較舒服,若換成另一手的大拇指在上,則會帶來不習慣或不舒服的感覺。像這樣使用身體的特定模式,可能存在於全身各處而未被我們所覺知(您可以實驗看看雙臂抱胸的姿勢,是否也有某一臂在前,會比另一臂在前讓您感到更舒適呢)。
大腦認為我們越常做的事,就是我們越需要做的事,所以不斷重複的模式就會形成神經迴路,不需要我們再多花注意力便可快速地做出這件事情/這個動作。例如,當我們學會開車之後,只要我們坐上駕駛座,就能自動反應做出開車這件事。我們不需每次都重新思考兩手該如何轉動方向盤,同時腳該如何配合路況踩加油或煞車。當像開車或是刷牙這種「我們每天都需要做的事」,變成我們不假思索便可快速做出的模式時,往往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。
但在我們身上未被我們所覺知的慣性模式,也可能是一種費力的模式。假設我們只要一坐到電腦前,就會不自覺地頸椎前伸加上聳肩,這樣的模式長期下來就對我們不利的影響,因為當我們的頸部緊繃時,眼球肌肉的張力也會被影響。也就是說這些不必要的費力和緊繃,因為未被我們覺察,所以也無從改變,長期下來就發展成耗能或疼痛。
剛才這位學員提到的,動中覺察課程讓他意識到,肩頸的慣性與眼球使用之間的強大關聯,或是另一位同學提到在上週的走路課程結束後,腰部骨盆附近的肌肉鬆開後,驚喜的發現竟然連顳顎關節的咬合都自然地放鬆了。像肩頸、眼睛、顳顎關節與骨盆的使用,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,殊不知其中可能有些慣性模式帶給我們肢體活動或動作上的不自由,直到我們去探索它、覺察它,讓這些模式被照亮,就可能得到改變。
「慣性的力量都比我們想像來的巨大。但如果能夠細細的覺察,就有機會重新找回自由的力量」,這段話可說提供了動中覺察課程對人們的幫助,一個非常貼切的註解。
十一月新課程如下,歡迎您的報名~
11/5眼睛工作坊
11/12眼睛與肩頸探索工作坊
11/17起「順流自在」動中覺察系列課程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