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年有人向我推薦了「原子習慣」這本書,但因種種原因便淡忘了這件事。最近又聽到一位朋友提起這本書,便趕緊借來看,沒想到才讀了十分之一就令我震撼不已。首先是感動於作者所經歷之生死交關的故事,以及他的文字中所透露出的謙遜氣質;讀到第二章「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,是改變身分認同」(How Your Habits Shape Your Identity and Vice Versa)更是讓我驚喜。因為這個觀念和費登奎斯博士所說的「為了要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,我們必須先改變內在這個伴隨著我們的自我意象」不謀而合!
在這一章裡作者談到為何壞習慣難改,好習慣又難形成,主因是我們想改變的方向錯了。行為改變有三個層次,最外在的層次便是改變結果(changing your outcomes),中間的層次是改變過程(changing your process),最深層核心的層次則是改變身分認同(changing your identity)。大多數人都把行為的目標放在最外在的層次,也就是想要改變結果(例如做運動是為了達到「減重」這個結果)。然而,最核心的層次是「身分認同」,也就是關於我們的自我意象、信念和價值觀。作者舉例:當兩個正在戒菸的人謝絕別人請菸時,A表示「我正在試著戒菸」,而B表示:「我不是癮君子」。這兩種回應雖然看來只有些微的差異,但就自我認同的角度來說,卻有顯著的不同,對B而言,抽菸是他過去的一部分,現在的他具有一個新的自我意象,而行為通常傾向於和身分認同一致。作者還提到,他有位朋友整天自問「一個健康的人會怎麼做」,就讓她瘦了超過一百磅;因為認同於”我是一個健康的人”,讓她在一整天的飲食和日常活動中都做出和不同以往的選擇。
「當我們還卡在舊的自我意象時,往往無法讓建立的新改變能夠持久」。這也是我幾年前教學的過程中就注意到的一種現象。一開始我留意到不論是在功能整合個案或是動中覺察課程中,有些學生在課程結束後,會短暫提到新的輕鬆感覺,便立刻花很多時間很仔細地描述舊有的狀況或自我意象。例如「做完這堂課讓我肩頸感覺變放鬆不會痛了,不像以前只要一起床,肩膀就開始隱隱作痛。因為我年輕時車禍右肩受過傷,之後疼痛很多年,去看醫生診斷說是五十肩,後來又變成左肩也痛…..」。
「過去受過傷的右肩」、「我有五十肩」和「
我是癮君子」一樣都是某種形式的自我意象。
費登奎斯博士認為自我意象便是身體意象,在費解的顯然一書中他說「我相信人可以為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事,就是認識自己。人要如何認識自己呢?就是要學習行事為人不是出於必須,而是如其所是(by learning to act not as one should, but as one does)。然而我們很難分辨甚麼是我們覺得必須去做的事,甚麼是我們自己想做的事……有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法,就是不去注意我們所做的內容,而是去注意我們如何去做。「如何做」是個體性的特徵,它探究的是行動的過程」。
費登奎斯方法透過對行動過程的探索,讓我們的個體性及自我意象逐漸變得更清晰。透過費登奎斯方法,我們從動作的探索和覺察中形成(新的)自我意象,而不需透過不斷自我要求或自我提醒要用新的看法來看待自己,要有新的行為。這是我熱愛這個方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。
Comments